陕西省太白林业局“我与绿色同行”主题征文优秀作品赏析(三)

新时代的秦岭卫士

秦岭是中华民族的父亲山,是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发源地,让秦岭的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是我们生态卫士应当担负的使命和责任。

在茫茫林海有这样一支队伍,他们克服艰苦的野外工作环境,为了保护培育和科学合理利用森林资源,积极发挥现有技术及人力资源,以“小切口”试点单位为契机,积极围绕局领导班子“强短板补弱项、找差距促提升”的发展工作思路,将压力变动力,迎难而上,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下,以技术协作工作为主流,默默地坚守着那份神圣的工作职责,奉献着青春,贡献着力量,他们就是新时代的秦岭卫士---陕西森工林业调查员!


为了保质保量完成调查工作任务,多年来林业调查员为此付出了很多。端午节、中秋节、国庆节,最终都过成了劳动节。盛夏酷暑,我们在荆棘中艰难穿梭,用激情书写美丽的华章。数九寒冬,我们不畏严寒,用脚步丈量人生梦想。无论前方有多难,工作永远放最前。在人迹罕至深山老林,我们背着干粮和帐篷徒步山岗,用勇气和心血造就青山绿水,使秦岭绿色更为绚丽多彩。

5月的一天,接到外业调查任务后,我们匆匆吃过早饭整装出发,前端经过的2公里多集体林相对好走些,进入样线后路越来越难走,有的地方必须要用木头搭桥才能过去,平衡不好的队员就手脚并用爬着木头过河,就这样还是有几个队员不慎掉到河里,衣服鞋子也被冰冷刺骨的河水浸湿,来不及拧干衣服,继续前行。同行路上,几个老调查队员说:“以前搞调查是左手一张图,右手一把砍刀,唯独依靠的也就是一张地形图,采用对坡勾绘,有时受天气和地形影响,工作准确率也不高。你看现在咱也用上了高科技,GPS坐标定位、APP调查专用手机和平板电脑,还有航拍无人机,让我们的调查工作更省时省力了。正说着队友脚下一滑摔倒在河里,手还高举着平板,回过头来露出憨厚的笑容“没事,没事,这可不敢掉水里,否则数据就无法传送了”。这个季节正是马蜂多的季节,几个队员的手臂和脸颊被马蜂蜇伤后,也只是用随声携带的蛇药轻敷,仍继续坚持调查。我们背相机的队员怕相机被雨淋湿,就把相机紧紧裹在衣服里,自己被雨水浸湿了却全然不顾,这一幕幕感动人心的画面,催人自新、感人至极。在打标准地、样方调查时,为了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在陡峭的山坡上攀爬,在茂密的荆棘灌丛中穿梭,既要保证自身安全又要保证调查数据的准确性。就是这样,每天都要走十几公里的山路,即便再苦再累,回到驻地还得把当天的调查数据进行完善上传,大家无怨无悔。


进入7月以来,骄阳似火的高温天气开启了“上蒸下煮”模式。酷暑下的野外犹如巨型“蒸笼”,走在路上,隔着鞋底也能感觉到路面传来的热量。汗水时不时让人睁不开眼,踏查环境杂草丛生蚊虫飞舞,为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喝几口藿香正气水继续拍照记录。我们的调查队员们“蒸”战高温不服“暑”,用坚守测量夏日的温度,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敬业和担当,为保障外来入侵物种普查任务能够高质量完成,默默地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每次外出技术协作我们就是一个集体,有什么困难,大家共同分担。有老同志为年轻人的指点与期盼,亦有年轻人对老同志的理解与分担。普通的同事关系,让我们过成了家庭成员。遇到困难时,老调查员们积极乐观的心态总会感染到大家,也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他们说:“干我们这行,身体素质做铺垫,思想品质是关键,安全生产是底线,技术标准是宝剑,踏踏实实认真干,团队精神意志坚。”朴实无华的语言,反映出我们林业调查工作者的执着追求,也展现出我们以苦为乐的新的工作风貌。


随着林业生态建设的不断发展进步,资源管理业务的不断提高,相关的调查工作也向着“天空地”一体智能化、数据化大发展。从建局以来,我们已走过了整整60年的光辉历程,这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60年,是正视困难、迎接挑战的60年,是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60年,是承载汗水与收获,光荣与梦想的60年。60年风雨兼程,60年春华秋实。这种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林之魂、强林之魄。多年来,我们也是靠这种精神团结一心、奋发进取,才有了今天的辉煌成就。

今天,宏伟的蓝图就在我们眼前,美好的明天在向我们召唤。河还是那条河,山还是那座山。但是,新时代的我们已不再属于昨天,面对时代的召唤,我们接过先辈们的接力棒,发出自己豪迈的宣言,那就是:用我们的平凡,创造不平凡的事业,守护绿水青山,铸就金山银山,让生态卫士的旗帜在茫茫林海中飘扬!

(作者:李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