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为何把家安在这里 | 大美国家公园

    大熊猫,一种已知至少生存在地球上800万年的物种,被誉为“活化石”和“中国国宝”。数十万年前曾遍布我国,其足迹北达北京周口店,南抵越南缅甸边境。

(视频来源: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

    在度过漫长残酷的冰河期后,大熊猫栖息地急剧萎缩,其野生种群退蔽至邛崃山、岷山、秦岭、大小相岭和凉山……六大山系成为它们最后的“庇护所”,那里分布有针叶林、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最重要的是生长着大熊猫喜食的不同竹种。


上图:大熊猫(图片来源:观音山保护区红外相机 摄)

中图:四川卧龙针阔叶混交林(图片来源:董磊 摄)

下图:太白山的冬天(图片来源:孙斌 摄)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为活动影响的加剧,最后的栖息地碎片化严重威胁大熊猫生存,野生大熊猫被割裂成33个孤立种群,部分微小种群有极高灭绝风险。

    让大熊猫在一片完整、连续和更为广阔的家域永续繁衍,保护好野生大熊猫最后的“庇护地”,是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的初衷,也为大熊猫保护带来了新的使命和希望。


上图:惬意的大熊猫(图片来源:蔡琼 摄)

下图:野生大熊猫双胞胎自由地活动(图片来源:卧龙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大熊猫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域面积约2.7万平方公里,地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纵横五大山系覆盖大部分野生大熊猫种群及其栖息地,试点区内栖息着1631只野生大熊猫,占全国大熊猫栖息地面积的70.08%,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1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35种。

区域面积

约 2.7 万平方公里 

大熊猫数量

共 1631 

占全国栖息地面积 70.08%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共有 116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共有 35 


上图: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朱鹮(图片来源:周勇 摄)

下图: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川金丝猴(图片来源:何鑫 摄)

    大熊猫栖息地分布于我国地形第一阶梯向第二阶梯的过渡地带,是长江与黄河的重要水源涵养地。该区域也是全球范围内地形地貌最为复杂、气候垂直分带最为明显的地区之一,孕育了最为典型、保存最为完好的生物多样性,有包括大熊猫、川金丝猴、牛羚、雪豹、豹、小熊猫、朱鹮、绿尾虹雉、川陕哲罗鲑、珙桐、红豆杉、康定云杉、水青树、独叶草等珍稀动植物在内的上万种野生动植物,被誉为“天然基因库”,具有全球意义的保护价值。

     

左图: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绿绒蒿(图片来源:李园园 摄)

右图: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秦岭冷杉(图片来源:王建宏 摄)  

    因此,建立大熊猫国家公园,不仅能够加强对大熊猫的保护,还能“伞护”同域分布的野生动植物,有利于有效拯救和保护珍稀濒危物种,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为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全球生物多样性永续利用作出重大贡献。

    一切刚刚起步,让我们共同展望一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熊猫乐园,一起经历斗转星移、四季变化。

文字来源丨大熊猫国家公园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