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国家公园系列微纪录片第五集:用科研诠释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未来

用科研描述未来


胡锦矗教授是中国保护研究大熊猫的第一人

40多年前

他带领的第一代大熊猫保护研究专家

在四川卧龙境内的山上搭起帐篷

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

大熊猫野外生态观察站

因为观察站的帐篷距离水源地有51步台阶

于是取名“五一棚”


01

走近中国第一代大熊猫科研工作者

第一代大熊猫保护研究专家

长期在“五一棚”工作

在这里

他们揭开了大熊猫野外生活之谜

iPanda熊猫频道
【走近中国第一代大熊猫科研工作者 】40多年前,他们在这里开始探索大熊猫野外生活之谜……由央视网熊猫频道和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共同策划,官方发行合作平台✨好看视频✨联合播出的系列纪录片,带你“云”体验大熊猫科研工作者的工作~(参与拍摄单位: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绿色生态美丽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国宝秘境
视频号

当时的工作环境十分艰苦

野外监测时连笔记本都买不起

照明还用的是马灯

设样方,查线路,雪地追踪,雨夜值班等

构成了科研人员生活的主要内容

茫茫林海,35平方公里土地上

到处留下了他们探索的足迹


胡锦矗

教授

我们主要就是追踪熊猫,最艰苦的是冬天,但是追踪最好的时机也是冬天。一场雪之后,老粪便都被盖住了,而当天的粪便才是最珍贵的。因为熊猫粪便是新鲜的。


回忆起过去的研究经历

胡锦矗教授表示雪地追踪是最辛苦的

要不停地记录,不停地走动



胡锦矗

教授

冰天雪地里面,汗出来之后,头上是“珍珠”,穿的是“铠甲”,里面出汗,外面的衣服都有一层冰冻了。


通过长期的野外调查分析

他们已探索出野生大熊猫的

活动规律、食物特性、种群动态及繁殖习性

已揭开了野生大熊猫的生活奥秘

为进一步保护好国宝大熊猫提供了理论依据

02

熊猫识别系统长什么样?

我国科学研究大熊猫的水平不断进步

今天的甘肃白水江

巡护员们想要追踪熊猫,收集到一线数据

完全靠科技手段可以实现了

iPanda熊猫频道
【熊猫识别系统长什么样?】“熊脸识别”系统和人脸识别系统相比,有怎样的难度和不同?由央视网熊猫频道和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共同策划,官方发行合作平台✨好看视频✨联合播出的系列纪录片 ,带你一起认识能“熊脸识别”的高科技!(参与拍摄单位: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管理分局)#绿色生态美丽中国#大熊猫国家公园#国宝秘境
视频号

“熊脸识别”系统和人脸识别系统相比

有怎样的难度和不同?


何礼文

现在大家看到的这套系统是大熊猫的野外监测视频系统。通过这套系统,我们可以实时观测到野外大熊猫的活动情况,这有助于减少人力劳动。以前我们是野外布设红外相机,但是红外相机布设出去之后,每次都需要人去更换电池和卡。


2019年11月21日一只野生大熊猫

从树丛里探出脑袋

摇摇摆摆踱步而来,又踱步离开

树丛继续晃动

又一只野生大熊猫“出镜”了!


这是大熊猫识别系统首次抓拍到野生大熊猫

这项熊猫识别系统的技术

是野生动物监测中的一项突破

野生动物进入监控区之后

系统可自动识别、拍摄

并生成文件夹统一存放、管理视频片段



何礼文

国家公园建成之后,保护片区的工作,比起以前更加智能化、数字化了。


“熊脸识别”系统和人脸识别系统不太一样,它的难度比人脸识别系统要大得多。因为动物不可能是一张正脸,让你来识别它,可能只是它身体的某一部分,那就需要我们通过训练机器来识别它。


2018年

大熊猫国家公园甘肃片区建设试点启动

甘肃白水江设立了6处红外相机视频监测点

这套“熊脸识别”系统通过自动拍摄远程传输

建立起野外大熊猫的影像资料库


除此之外,甘肃白水江保护片区内

有大熊猫、金丝猴

羚牛、岩羊、亚洲金猫等

国家一、二级重点保护动物52种

现在这套“熊脸识别”系统

也被推广到和大熊猫相伴而生的其它动物上





随着不同时代的发展

一批批的科研工作者这条路上继续前行

他们肩负起不同时代的责任

用科研的方式描述未被描述过的

过去、现在、与大熊猫国家公园的未来

绿色生态 美丽中国

2021年3月9日—4月2日

每周二、三、五

央视网熊猫频道带你走进

《大熊猫国家公园》

探寻大自然里无法预测的惊喜!


《大熊猫国家公园》系列微纪录片第五集

联合策划
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局

参与拍摄单位

西华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大熊猫国家公园卧龙片区

大熊猫国家公园白水江管理分局

官方发行合作平台

好看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