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灯 终南林场——刘强利

香喷喷的大年饺子还在啧啧回味中,黏甜滚圆的元宵就禁不住花灯魅力的诱惑,急急地跳进了热腾腾的开水锅里。又一个红火热闹的元宵节来临了。

灯笼作为元宵节不可或缺的文化元素,历来都是中国人喜庆的象征。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节日喜庆的气氛。按照习俗,舅字辈的人在正月十五前一定要给外甥送一个火红火红的红灯笼,让孩子吉祥如意,长命百岁……。

今年是壬寅虎年,也是我的本命年,天降祥瑞,玉虎赐福,疫情的硝烟慢慢退去,空旷的街道终于迎来繁华的景象。正月十三,恰逢周末,携家人回家祭奠先父,驱车先来到久别的故土凤翔城。远远望去,只见东湖门口、路两边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灯笼,人们正在挑选自己的最爱,给往日寂静的街巷增添了浓浓的年味。


女儿看到五颜六色的灯笼,迫不及待飞奔而去,我紧追其后,突然发现了我心爱的莲花灯笼。记得三年前的今天,我给因公殉职的父亲“挂灯”时,在路边看到了莲花灯笼,随即挑选一个带回家中,一挂就是三年(按讲究每年要更换一次,寓意辞旧迎新,只因公务在身,未能如愿),今年又碰见了心仪的“尤物”,欣喜若狂。

这不由让人想起元代吴师道所作的一首赞美莲花的五言绝句《莲藕花叶图》:“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生生无限意,只在苦心中。”宋代周敦颐的《爱莲说》其中“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更是将莲花的高洁风骨表现的淋漓尽致。

说起灯笼的制作,请看凤翔区彪角镇三岔村,手工制作灯笼的历史相当悠久。主要品种有火罐灯笼、白菜灯笼和碌碡灯笼。因西府人一直以来就有舅舅给外甥送灯笼及祭祖挂灯笼等风俗习惯,手工灯笼每年新春都是“紧俏品”,也使得这一传统手艺传承不衰。这些灯笼的制作有一串专业术语:合“瓜瓜”、掐“圈圈”、吹“踏踏”、穿“柱柱”、削“簚簚”、钻“底底”,这是淳朴善良、勤于钻研的人们经验总结。

不同的灯笼也有不同的用处。莲花灯笼色泽艳丽,高雅大气,在市场上格外抢眼,深受大众青睐。喜爱莲花灯笼是因为她的秉性如同一个刚正不阿、笔直纯粹的人一样,看着莲花灯笼想着做人的道理。棒槌灯笼做为祭奠逝去的先人,腊月三十和正月十五专用,市场上必不可少。兔娃灯笼传统讲究,造型逼真,底座上有四只小木轮,可以拉动,这是孩子们的最爱。八棱灯笼最原始,上面印有不同的文字和颜色搭配均匀的小动物和小花草,看起来不失大方,经久不衰。望着大街上各式各样、色彩缤纷的灯笼,我仿佛回到儿时。“正月里,正月正,正月十五闹花灯;花灯花,花灯红,雪打花灯好年景。”儿时是唱着这首歌谣、挑着灯笼迎来每年的正月十五的。


正月十五的晚上,乡村是灯的海洋,红烛的天地。家家户户的大门上,挂上了红灯,映得喜庆的春联更加害羞;院子里,窗台上点着红烛,房门上亮起火罐灯笼,井台、土地堂、灶王爷的神龛上供着红烛,树上也挂起红灯笼,猪圈、羊栏、鸡棚前红红的蜡烛亮得喜盈盈,连后院的土堆上都插上了红烛。城市也是灯火通明,美景如画。

平日里节俭的母亲,总要打开整个房子的灯亮个通宵。她说:“正月十五,就要亮亮堂堂,预示一年顺顺当当、做人光明磊落,人生道路一帆风顺、前程似锦。”我牢记母亲的话语,每年正月十五晚上都把室内外弄得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正月十五闹元宵,闹的主角,理所当然是活波可爱的儿童了。孩子们手上挑着各式各样的灯笼,在街道上开起赛灯会。嘴里唱着:“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


西边一溜儿挑着红红的火罐灯笼,红红火火,像深秋喜盈盈的红柿子;东边一溜儿挑起古雅的八棱灯笼,亮亮堂堂,像白纸上浓墨重写的中国字;西边又一溜儿挑起荷花灯,荷叶田田,红烛闪烁;东边不甘示弱,一溜儿挑起絮絮灯笼,微风吹拂,摇曳多姿。

虽说十里不同俗,但普天下的孩子们兴趣相同,无非是吃和玩两样。赛灯会比得正酣,就有伙伴着急去厨房看母亲把元宵煮好没有?

时光荏苒,不觉人到中年。每年元宵节全家团聚,总会想起天堂的父亲您可安好?

今晚月上树梢,点上蜡烛,挂起莲灯,让柔美的月色照彻大地,让悠扬的琴声寄托思念,让不能团聚的亲人捎去问候,让我们每个人心如莲花,温暖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