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鸟周”的由来

“爱鸟周”的由来

    LOGO的外形像为“周”的第一个英文字母“W”和一只鸟;绿色代表“森林”,蓝色代表“蓝天”,象征着鸟的生活环境;“W”像鸟儿飞翔时候的动作,并融合爱心和保护的双手,代表奉献爱心、保护鸟类,体现保护好野生鸟类、传播生态文明的理念。

此LOGO是于2019年7月1日向社会公开征集,经过社会公众积极参与投票和专家评审,“爱鸟周”LOGO正式揭晓!今年首次启用。

    鸟类是大自然的天赐,是一项宝贵资源。

    我国政府对鸟类的保护一贯都很重视,公布了一系列法令、法规、通令和办法来爱鸟护鸟,依法保护鸟类。


    1952年,东北人民政府发布新中国第一部地方性狩猎法规《东北区狩猎管理暂行办法》,办法中指出:“ 凡有益林木及农作物或急需繁殖的鸟兽,严禁猎取”。

    1958年,中央通知,明确全国野生动物管理和狩猎统一由林业部门负责; 1960年林业部提出:“加强资源保护,积极繁殖驯养,合理猎取利用”的方针。

    1962年 9月,国务院下达《关于积极保护和合理利用野生动物资源的指示》,肯定“护、养、猎并举”的方针,《指示》规定了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 83种,其中有鸟类 15种。

    1983年 4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严格保护珍贵稀有野生动物的通令》,规定褐马鸡、雉鹑、丹顶鹤、白鹤、黑颈鹤、朱鹗等几十种鸟类为珍贵稀有种,必须严加保护。


    1985年 6月,林业部公布《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办法》对于鸟类的就地保护和自然保护区的划定管理等作了明确规定。

    1988年 11月,经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对于鸟类和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等都做出明确规定,同时,公布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单,其中鸟类有 225种。我国对野生动物的保护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1981年 3月间, 中国与日本国政府为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迁徙、栖息于中日两国都有的200多种侯鸟以及进行有关的科技交流,签订了《保护候鸟及其栖息地环境协定》。同年9月为了加强鸟类保护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由林业部等8个部、院向国务院提出了《关于加强鸟类保护执行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请示》,其中建议在每年4—5月初(具体时间由省、市、自治区规定)确定一个星期为“爱鸟周”。


    1992年,国务院批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实施条例》,明确将"爱鸟周"以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南北气候不同,各地选定的爱鸟周也不同。陕西的“爱鸟周”时间为 4月 11—17日。

    在爱鸟周中开展形式多样宣传教育和保护鸟类活动。共青团、少先队、中小学校和动物学会、鸟类学会等单位,可以组织报告会或座谈会,邀请专家讲课,也可以组织青少年到野外、自然保护区、禁猎区、公园去观看鸟类,开展挂置人工巢箱,保护和招引益鸟等活动。使人们树立“保护鸟类,人人有责”的思想,逐渐养成爱鸟护鸟的良好习惯。

    2022年我国”爱鸟周”宣传主题为“守护蓝天精灵 共享美好家园”。陕西省 “爱鸟周”始于 1981年,至今已有41年的历史,今年主题为“守护鸟类家园 共建美丽陕西”。(搜集整理:王小宁 审核:赵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