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森林资源专项调查日记

5月29日  多云  四师67团

今天下午理完发回宾馆的路上,一位老人喊住我和同事问,从哪儿来,干嘛呢?我的直觉感到他定是兵团的老兵,留在血液里的警觉性,让他们对驻地来的陌生人不由的盘问。聊天中我们了解到他今年八十二岁了,二十多岁进疆,到四师六十七团已经快六十年了,老家在山东胶东。老人若有所思的感慨着他们这一代的无悔青春和峥嵘岁月。当问起他常回老家吗?他说,以前也回去,现在他还叮嘱孙子回去转转,别忘了根在山东胶州。这时我才明白他喊住我们聊天,不只是对陌生人的警觉性,而是那种骨子里的亲切。我们的到来,勾起了一位戍边老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虽然在新疆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裴新哈莎镇生活了六十年,但留在记忆中最美好的时光依然有山东胶州的童年。

记得几天前我们在二连外业调查实习时,到了一家住户门前,当那位中年妇女听我们是陕西来的,盛情邀请我们在家里坐了一会。女主人又是递烟,又是给我们端茶倒水,并且歉意的说家里的锅太小,没有准备那么多的食材,无法给我们十多个人做饭,她的热情让我们十几个大男人更不好意思了。她老家在汉中南郑,现在已经退休,两个女儿在西安工作,老公在都拉塔口岸做建材生意。她和我的年龄相仿,来六十七团三十年了,去年刚刚退休。从言谈中我能感受到陕南女人的纯朴与勤劳。她给我们讲了刚刚到连队那几年的艰苦条件,说到了这几年家里经济生活的巨大变化,靠自己种植五十亩土地供两个女儿读书上学……我们几乎插不嘴,好像她攒了几个月的话要和家乡人一下子唠完。当我们因当天的工作必须离开时,她给我们每个人的水杯都添满了热水。


这几天接我们下连队的干部小谭,九六年出生,父辈是河南平顶山移民。陪我们搞调查的护林员小寇,九二年出生,是零九年陇南地区地震灾后的移民。六十七团十二、十三、十四连都是甘肃陇南四县灾后移民,十二年前,他们举家迁徙到此。团场提前建好了房子,每户分给二十亩耕地(团场的职工每人五十亩)。每个连队有三十多公里的边防巡逻任务。十多年了,从孩童到成家,他们已经深深爱上了这片土地。多年的奋斗拼搏,他们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看到的、听到的都是他们对今后美好生活的向往。

   望着窗外一望无际的田野,思绪万千……一代代屯垦戍边人的默默坚守,静静地呵护着祖国边境地区的和平安宁。内心由衷地向老一辈和新一代兵团的建设者们致敬,感谢你们的艰辛付出。

作者:薛麒麟  审核:赵新刚  高宝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