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岭,懂绿

没有一座山,像这座山一样,横亘在中国版图正中央,和合南北,泽被天下。
也没有一座山,像这座山一样,拥有独一无二的山水风光和顶级生态空间。
更没有一座山,像这座山一样,包容万物、胸怀坦荡。
……
这座山叫秦岭。


秦岭一瞥

全国最绿的地方在哪儿?
秦岭陕西段!
全长600公里,森林覆盖率82%!

这是陕西多年创新保护为秦岭生态写下的最美注脚,也是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不竭动力。


一棵树

车子一驶进秦岭,便仿佛一头扎进了无边绿海。到达商洛市山阳县城关街道葛条村时,早晨的太阳刚好越过山头。一棵硕大的红豆杉耸立在村口,遒劲的枝干和深绿的叶子展示着顽强的生命力。


在商洛市山阳县城关街道葛条村,历经沧桑的千年古树依然郁郁葱葱

“这棵红豆杉比村子还古老,有3000岁了,被称为‘陕西红豆杉王’。”葛条村党支部书记郭等存从地里走来。作为村子的“当家人”,57岁的她既有山里人的淳朴,也有巾帼不让须眉的魄力。

红豆杉是秦岭“钻石级”稀有物种。目前,秦岭百年以上的红豆杉古树名木有100余株。而对于葛条村人来说,这棵古树不仅安放着乡愁,更传承着祖祖辈辈守树护林的信仰。特别是老一辈人,把这棵树看得很重,说它是村子的“守护神”。

古树像历经沧桑的老人,“站”在那里,凝望着阡陌碧野。茂密的枝叶间,果实结得饱满。

“以前,哪怕再难,树都不能砍,更不能毁。再后来,大家都自觉保护古树、保护山山水水。”郭等存在村里待了大半辈子,也守了大半辈子。在她看来,盘根错节的古树不光把根深深地扎在了秦岭里,也把生态保护意识扎进了山民的心里。

古树发新枝,古村焕新颜。如今,葛条村3.3万亩林地一年四季都是绿葱葱的。

2020年,这棵红豆杉被林业部门列为古树名木正式保护起来。葛条村也随之声名大噪,一波接一波的游客走进山村,一车接一车的“土特产”走出秦岭。

何不利用古树文化,做好乡村旅游这块大“蛋糕”?郭等存早都想这么干了。

“听老人们说,鸟儿吃了红豆杉果实,吐出核后,落在哪个山头,哪里才有可能长出树苗。”摸着古树苍劲的躯干,郭等存说,“我们打算利用古树文化和村里的中药材资源,发展康养旅游业。”

路子找好了,郭等存干劲更大了。

草木葱茏,岁月安好。从贫困村到美丽乡村,葛条村的变化似乎就发生在一季枯荣之间。土路变成了水泥路,小洋楼取代了老房子,依山而居,临水而栖,靠着漫山遍野的中药材,葛条村人的口袋越来越鼓,年人均收入超过1.5万元,比十年前翻了两番还多。

不知不觉,已是午后。往村里走的时候,回头望去,青山巍巍,古树高耸。几只鸟飞上树梢,停留片刻后又飞向大山深处。或许,鸟儿只是歇歇脚,或许,它们已经把果核吐落在另一个山头。

葛条村人世代扎根在大山里,守住的不只是自己的根和魂,还有山上山下蔚然而葱郁的绿。

那参天大树,那绿色林海,那秀美山村,已然焕发出新一轮生机。


一只鸟

朱鹮是秦岭里象征吉祥的美丽珍禽,有很多美名。

作为“东方宝石”,它优雅高贵;作为“会看风水的仙鸟”,它对环境十分挑剔。

说起朱鹮,很多人听过,却没见过,但对汉中市洋县龙亭镇龙亭村的王金枝来说,房前屋后、田间地头,遇见朱鹮不算稀罕事。

洋县是朱鹮“起飞”的地方,这里大面积生态稻田是朱鹮繁衍栖息的理想家园。在龙亭村,63岁的王金枝经常会和朱鹮来一场“亲密接触”。

七月的天说变就变,前一刻还是大太阳,转眼间雨就来了。远远望去,龙亭村迷迷蒙蒙,山峦看不清轮廓,秧苗绿油水嫩,荷塘涟漪阵阵……一只红白相间的朱鹮压低翅膀从头顶翩跹而过。眼前这幅水墨画瞬间“活”了。

雨中秦岭,朱鹮起舞,美到极致。而这难得一见的场景,我们竟不期而遇了。

“你们见一次不容易,我可是天天见呢。”在村头的“稻鱼荷蛙”共养基地里,正摆弄割草机的王金枝停了下来,“这片林子,住了几十只朱鹮。山下不是稻田,就是荷塘,它们最爱来这儿觅食。”

源于生态,又不止于生态。把绿水青山变成更大的金山银山是秦岭写意绿色的落笔点。

自打20多年前,第一次救助一只受伤的朱鹮后,王金枝就爱上了这种鸟。这之后,他再没离开过这片山、这片林。也是从这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和他一样,爱鸟,更护鸟。

朱鹮是有灵性的,谁对它好,它就和谁亲近。为了留住朱鹮,这几年,龙亭村没少费心思:稻田里养鱼、荷塘里养蛙,在好生态上不断做“加法”,换来成群朱鹮翩翩而至,特色产业蝶变升级。

家门口有产业基地,王金枝摇身一变成了“上班族”。割草、栽花、干零活,每月有固定收入不算啥,最让他幸福的是,每天在田里干活时,朱鹮、苍鹭和许多不知名的鸟儿都会飞来。它们或觅食,或嬉戏,有时还会飞到王金枝身旁,他一伸手就能碰到。


在洋县龙亭村“稻渔荷蛙”共养基地,王金枝正在割草

一人一鸟一稻田,一山一水一风景。这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画面十分温馨。而这一切来得并不容易。

1981年,专家在洋县发现了世界仅有的7只朱鹮;今天,朱鹮种群数量超过7000只。为了保护朱鹮,洋县在农业生产中,禁止在朱鹮保护栖息地及周边区域使用农药、化肥,推广无公害、无污染农产品,走上了有机产业发展之路。经过40多年的科学探索与保护实践,目前,“洋县籍”朱鹮有6000多只。

从“东方宝石”,到一度濒临灭绝,再到为群众带来致富希望的“吉祥鸟”,数千年来,朱鹮在秦岭腹地述说着它的传奇;从“再发现”到保护、繁衍、兴旺,40多年来,人们对朱鹮有了更多的感悟、认识。

雨停了,荷塘里蛙声一片,王金枝背起割草机又忙活开了。不远处,几只朱鹮挥着翅膀,优雅地飞来。


一群人

“屋里没啥大事就不要联系我。”王宁柱撂下这句话,不顾妻子在身后嘟囔,头也不回地下楼了。

51岁的王宁柱有两个“家”,一个在西安市鄠邑城区的楼房里,一个在宁陕县海拔2100多米的高山上。一个月30天,王宁柱有20天都在山上。在他心里,山上的“家”分量更重。

陕西省宁西林业局皇冠林场庙沟管护站十八苗圃管护点位于秦岭第五高峰——东梁山上的狗爬梁。这是王宁柱工作了24年的地方。这里,离最近的村庄有15公里,被当地人称为“无人区”。

每次上山前,王宁柱都会带够20天所需的生活用品。中途要是缺啥,他得举着手机跑到四五公里外的高速路边,才能找到信号。

从皇冠林场出发,25公里的山路不知道拐了多少道弯。就在我们被颠得浑身快要散架的时候,十八苗圃到了。一座红墙红顶的砖房前,穿着藏蓝色护林服的王宁柱已等候多时。

刚见面,还没好好聊上几句,王宁柱就拎着一把砍刀,要和同事李侠义去狗爬梁上的瞭望塔看看。

山路不好走,曲里拐弯的。没走几步,我们就气喘吁吁,但王宁柱和李侠义脚底却像带了风一样。

“那边几棵冷杉,我们刚上山时,只有手指头那么细,现在比大人胳膊还粗。”

“那时候,这片林子可没这么密,野生动物也没这么多。”

“这几年,羚牛、金丝猴成群结队在山上蹿来蹿去,一点儿都不怕人。”

“咱睡了多少晚山头,啃了多少口干粮,磨破了多少双鞋,数都数不清了。”

……

一路走走停停。两人你一言我一语地聊着这些年的经历。


王宁柱(左)和李侠义在秦岭的狗爬梁中巡山

一个小时后,我们站在了瞭望塔上,举目四望,山绿得深邃,耳边鸟鸣啾啾。

“看,那就是东梁,梁顶上羚牛最多。入夏后,高山杜鹃也开了,那景色才美呢。”指着不远处的高峰,王宁柱说,“东梁又高又险,上去一次不容易。这几年,有了数字化监控系统,山上的一草一木都看得清清楚楚,巡山方便多了。”

山里的风,吹在身上凉飕飕的。王宁柱掏出随身携带的本子边走边记录,而李侠义已经拿着砍刀在前面“开路”了。巡山的路还很长,他们的身影渐渐消失在山林深处。

身背干粮,手拿砍刀,行走在窄窄的山路上。这是秦岭护林员的身影。这个群体若有图腾,那一定是大山深处最浓的那抹绿。

在秦岭寂静无边的林海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绿军”,他们以山为家,与林为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的背影是那样孤独,那样渺小。然而,正是这孤独而渺小的背影,为我们留住了大美秦岭。

无山不青,无水不绿,无村不美,这就是秦岭。

因为懂绿,生命的律动在秦岭连绵青山间勃发;因为懂绿,山区群众守住“幸福靠山”,迎来和美富足的好日子。

来源|陕西农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