晖晖冬日,万物蕴生。11月21日,由陕西省林业科学院(大秦岭研究院)举办的第四届秦岭生态保护专题研讨会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年会在西安召开,旨在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确保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陕西省林业局副局长、陕西省林科院院长、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昝林森出席并致辞。
会议现场
此次会议以“科技赋能 助力秦岭生态保护修复”为主题,邀请来自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二级教授王征兵、西北大学二级教授岳明、长安大学秦岭生态环境研究院院长钱会教授、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副所长王健教授、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副院长葛安新正高级工程师以及陕西省林业科学院古树名木保护研究创新团队首席专家廖正平、生态修复与产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吴普侠等16位专家教授,围绕自然保护地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生态保护修复、林业生态富民等方面作专题报告,内容涉及《秦岭生态保护与修复现状与对策》《汉江上游水环境污染与溯源》《新背景下秦岭生态环境问题与绿色发展理念》《秦岭北麓生态安全性时空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等,深入探讨秦岭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策略。
会议指出,秦岭协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始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积极开展学术研讨与教育宣传,在生态空间理论研究、生态安全保障能力提升、自然保护地建设、乡村振兴与林业生态富民等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秦岭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
会议要求,要充分运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这个学术交流平台,围绕年度主题深入讨论,碰撞思想火花、提出真知灼见,为秦岭生态保护的发展贡献智慧力量。要牢固树立和践行“两山”理念,忠诚践行初心使命,坚定生态保护的决心,保持生态保护的定力,用心用情用功书写新时代答卷,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秦岭。
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自2020年成立以来,以绿水长流、青山永驻为目标,聚焦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凝聚了大秦岭范围内(6省1市)林科院、涉林高校和中国科学院等优势科技力量,设立了生态空间理论、生态保护、生态修复、生态重建、生态富民、生态服务、生态安全、生态空间治理能力等八个创新团队,突破了一批生态空间治理关键技术,为秦岭生态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理论依据和科技支撑。截止目前,陕西林业科技创新计划累计立项70余项,申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项目10余项,提交全国人大、政协建议提案20余件,制订发布《陕西省自然生态空间分类指南》等地方标准3项,出版《秦岭生态保护文集》等著作3部,授权发明专利3件、实用新型专利23件,4篇调研报告分别获得全省“三农”工作优秀调研成果一等奖、全省科协系统“十佳优秀决策咨询建议”奖、全省党政领导干部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以及中国西部发展研究中心2022年度调研报告二等奖各1项。
下一步,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要紧盯国家林草科技重大战略需求,凝练秦岭生态保护修复中存在的关键科学问题,进一步优化研究方向,开展重大项目联合攻关,提升协同中心科研水平。要围绕森林、草原、湿地、荒地荒漠和自然保护地等生态系统,精准把握自然生态系统结构、特征和演化规律,加强自然生态系统承载力研究,优化分区管控方法,全面增强生态空间服务功能。要不断加强秦岭区域森林健康研究,完善“秦岭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数据网络平台”“陕西湿地智慧监测平台”等平台建设,加速推进生态空间信息化治理。充分发挥秦岭区域自然资源优势,推进优质林产品开发、森林康养与生态体验等生态友好型产业融合发展,创新生态富民绿色发展模式,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作出应有贡献。
秦岭生态保护修复科技协同创新中心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以及专家,陕西省林业局相关业务处室负责人、直属单位技术干部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