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集:毛、朱种菜记


 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明智、知史担责。为迎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陕西省委组织部、陕西省委党史研究室、陕西网、陕西人民艺术剧院精心制作了《红色陕西》系列音频,为您讲述发生在陕西鲜为人知的经典党史故事。今天带来第四十二集:毛、朱种菜记。



 

 1939年,大生产运动在陕甘宁边区展开。

 当时,边区政府成立了生产委员会,采取各种有效措施,鼓励生产。在延安,党政军学各界人士都被动员了起来,数万人投入到大生产运动中,掀起了“人人动手”的大生产热潮。

 一时间,延安的沟沟岔岔都是锄头的碰击声、人畜的嘈杂声,每个机关、每个部队、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生产计划、生产任务。“到生产战线上去”“我们要做劳动的先锋”“我们要做劳动的英雄”成为当时大家的誓言。

 作为党政军负责人的毛泽东,不仅是大生产运动的倡导者,而且也是实践者。

 大生产运动一开始,毛泽东就向大家发出了“一面工作,一面学习,一面生产”的号召。他在窑洞门前选了一块空地,自己动手开荒种地。众所周知,毛泽东喜欢在夜间办公,一直到次日凌晨。延安城和周围的窑洞还在沉睡中,劳累了一夜的毛泽东就扛着镢头出来开荒了。干一会儿后,他才回窑洞休息。

 警卫员、勤务员一见毛泽东下地,急忙回到窑洞里,拿起锄头跟上去,和毛泽东一起挖。毛泽东立刻阻止说:“你们有你们的生产计划,我有我的生产任务,就这点地,你们都挖了,我没有挖的了。”

 大家一边笑,还是一边挖。毛泽东满脸淌着汗水,衬衫都被浸湿了,还是不肯放下锄头。

 手握锄头,毛泽东有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他六岁时就开始学着干轻微的体力活;13岁时,家里缺少劳动力,父亲让他停了学,翻田、锄草,什么活儿都干。他锄草特别认真,别人的田只锄两遍,他的田却总要锄上三遍。结果,他种的庄稼总是比人家的好。

 毛泽东这位种地能手现在又派上了用场。地挖好了,毛泽东和警卫员们在地里垒起了个小水坝,用来引水浇地。毛泽东的地里种上了土豆,栽上了茄子以及他最爱吃的辣椒。

 一天,毛泽东乐呵呵地把警卫员及临时来帮忙的警卫排其他战士叫过来。

 “来吸烟,来吸烟。”毛泽东逐一给战士递烟,然后关心地问:“你们天一明就上山生产,夜晚还要放哨,很辛苦吧?”

 大家争着回答说:“我们青年人,都是庄稼汉出身,不觉得辛苦。”

 毛泽东细细地问着:“你们警卫排订了生产计划没有?除了开荒种谷子、糜子之外,是否还种菜、养猪、打柴、烧炭呀?”

 排长回答说:“根据大队部(中央教导大队)的指示订了计划,养猪、打柴、烧炭,我们去年就这样干了。”

 毛泽东接着说:“耕田种地也要讲究技术,深耕细作,多犁地、多除草、多上粪才行。老百姓不是说‘一籽下地,万籽归仓’吗,你们说对不对?”

 大家一齐回答:“对,一点也没有错!”

 毛泽东接着问:“你们谁会种菜?”

 排长指着一位班长说:“他是延安县的人,在家就种过菜。”

 毛泽东笑着说:“那很好,我就拜你做师傅。西红柿我还不会种,你教教我好吗?”

 那位班长脸色忽然变得通红,低着头,羞羞答答地笑着对毛泽东说:“务菜我是务过,但务得不好。”

 毛泽东笑着说:“经验不多不要紧,我们大家一齐来研究研究吧!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呀!”

 一场春雨过后,毛泽东的菜地里绿油油一片,谁看了都夸奖。村里的人从地边经过,都要好好看看周围,怕有猪呀、鸡呀的把毛泽东的这块地给毁了。

 毛泽东一有空便到菜地里施肥、浇水、锄草,不久,地里的菜就成熟了。最让毛泽东感到高兴的是,吃着自己种的红辣椒,心里特别舒坦。他还经常拿这些劳动果实来招待客人,或送给周围的同志。

 毛泽东种菜虽也算行家里手,但与朱德相比,还逊色一筹。

 抗日战争初期,朱德一直在前线指挥八路军抗击敌人,1940年5月才回到延安。一到延安,他和陕甘宁边区的军民一样,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困难,他把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到了经济工作上。

 1941年5月,朱德视察大生产运动时,勉励干部战士们一定要做群众的模范,一定要把生产运动搞起来,要用自己的双手,做到生产自给,丰衣足食。他还经常深入工厂、田间调查研究,总结经验,指导生产。

 不仅如此,朱德自己也身体力行,处处以身作则。他纺的线质量很好,还和身边几个勤务员一起组成生产小组,在王家坪开垦了三亩菜地,在里面种上了白菜、冬瓜、土豆、南瓜等各种蔬菜,就像一个“蔬菜王国”。几位勤务员年纪很轻,没有种过菜,而朱德却是个种菜能手。就像指挥作战一样,他种菜也很有一套。他手把手地教战士们掏地、点籽、浇水,每道程序都有条不紊。为了积肥,他还大清早就带头出去拾粪。

 朱德种的菜质量好,产量高,品种又多,他的菜园成了边区的样板,经常有人参观。

 朱德带头种菜,在干部、群众中影响很大。大家认为他领导全军进行作战、生产与训练,每天还要批阅文件、考虑问题、参加会议、接待来访者等等,工作十分繁忙,很少有空闲的时间,他又年近花甲,因此,部队中、机关中、老百姓中,集体、个人纷纷来信恳求替他耕种,以便他能保重身体,在生产的时间内稍稍休息一下。但总司令总是婉言谢绝。他说,生产虽然要花费劳动力,但也是一件最快乐的事,对整个革命、对自己的身体都有好处。

 1943年11月底,陕甘宁边区召开劳动英雄大会,举办边区生产展览会。会上,朱德展出了他亲手种出的一个大冬瓜,大家看后都称赞不已。有一个干部当场写了一首诗:

工余种菜又栽花,

统帅勤劳天下夸;

愿把此风扬四海,

逢人先说大冬瓜。

 延安县劳动英雄杨步浩在会上听说朱总司令工作这么繁忙,还要每年生产三石细粮交给公家,表示愿为朱总司令代交一石,使他有更多时间处理大事。第二年六月,他给朱德送来了为他代交的一石新麦。朱德热情地留杨步浩吃饭,并亲自带他去参观自己经营的菜园。第二天杨步浩回去时,朱德又送给他一口袋自己种的西红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