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
——习近平主席在《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上致辞引发热烈反响 11月5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在武汉举行的《湿地公约》第十四届缔约方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珍爱湿地守护未来推进湿地保护全球行动》的致辞。 “中国将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 “中国将陆续设立一批国家公园,约占陆域国土面积的10%,把约1100万公顷湿地纳入国家公园体系,重点建设三江源、青海湖、若尔盖、黄河口、辽河口、松嫩鹤乡等湿地类型国家公园,实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保护重大工程。” “中国将推动国际交流合作,保护4条途经中国的候鸟迁飞通道,在深圳建立‘国际红树林中心’,支持举办全球滨海论坛会议。”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行而不辍,未来可期。让我们共同努力,谱写全球湿地保护新篇章。”
习近平主席的话掷地有声、意蕴深刻,引发热烈反响。
青海青海湖鸟岛国际重要湿地(张景元 摄)
青海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湿地是青海最重要的生态资源和生态基础,青海省湿地面积726.67万公顷,位居全国前列。目前,三江源国家公园作为全国首批国家公园之一已正式设立,青海湖国家公园正在创建之中。 三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王湘国表示,习近平主席的致辞向世界传递了中国进一步加强湿地保护的坚定决心,我们倍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全局干部职工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紧密结合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坚定不移地把生态保护摆在第一位,全力保持湿地生态和水环境,增强湿地生态功能,切实承担好维护生态安全、保护三江源、保护“中华水塔”的重大使命,确保“一江清水向东流”。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何玉邦表示,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围绕国家公园管理局确定的重点工作任务和青海创建国家公园示范省的总体部署,厚植资源监测之本,凝聚科学研究之力,强健科普宣教之翼,破解社区共管之策,夯实生态工程之基,高标准创建和高质量设立青海湖国家公园,全面推进青海湖湿地生态保护事业再上新台阶,用心用情用力呵护好碧波荡漾的青海湖。
深秋时节的若尔盖,九曲黄河蜿蜒流转,秋色铺满大地,色彩斑斓,若诗若画……这片红军长征走过的大草地,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正积极有序推进。
若尔盖湿地是青藏高原高寒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生物多样性丰富,分布着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9种、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1种。这里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固体水库”和极为重要的碳储库。(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供图)
若尔盖湿地是全国三大湿地之一、国际重要湿地,黄河上游重要的水源涵养地,蓄水总量近100亿立方米,为黄河上游提供约30%水量。 “我们将以习近平主席的讲话精神为新起点,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认真履职尽责,积极推进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做到以点带面、多措并举、整体推进,力争打造生态治理典范、社区参与典范、科技智能典范。”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丹秀说。 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专班工作人员表示:“作为若尔盖国家公园创建工作的一分子,我们备受鼓舞,将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抓牢设立若尔盖国家公园的历史机遇,努力让若尔盖地区的天更蓝、水更美,生态环境更美好。”
黄河三角洲,中国东方白鹳之乡、中国黑嘴鸥之乡,这片泥沙沉积带来的年轻土地,孕育着生机与希望。在这里,600多种植物构成了我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每年有数百万只鸟类在此迁徙、越冬,40多种鱼类在此产卵繁殖。山东省东营市坚持以自然恢复为主,实施退耕还湿、退养还滩,创新探索出陆海统筹、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黄河口湿地修复新模式”。
黄河三角洲湿地生长着600多种植物,是我国沿海最大的新生湿地自然植被区。(丁洪安 摄)
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创建黄河口国家公园工作专班今年获评为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专班成员纷纷表示,将牢记嘱托、扛牢责任,以高质量建设黄河口国家公园为统领,不断加大黄河三角洲生态保护力度,坚持保护优先、绿色发展,扎实推进湿地生态保护修复,不断提高生物多样性,努力打造世界陆海统筹型自然保护地典范、大江大河三角洲生态保护治理标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示范区。
辽宁正在加快推进辽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创建区位于渤海辽东湾的顶部、辽河三角洲中心区域,保存有全球温带典型完整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河口湿地景观,是国际鸟类迁徙路线关键区域和西太平洋斑海豹重要繁殖地,对维护辽东湾生态安全、推动辽河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辽河口湿地保存有全球温带典型完整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河口湿地景观,是国际鸟类迁徙路线关键区域和西太平洋斑海豹重要繁殖地。(夏建国 摄)
辽河口国家公园创建区主要在辽宁省盘锦市。盘锦市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以创建辽河口国家公园为契机,加大湿地保护和生态修复力度,加强丹顶鹤、黑嘴鸥等重点物种保护,建立“空天地人”一体化的湿地保护管理体系,构建健康稳定的湿地生态系统,为建设美丽辽宁、美丽中国贡献力量。
黑龙江扎龙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芦苇沼泽湿地。(陈寿安 摄)
黑龙江扎龙湿地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芦苇沼泽湿地,面积达2100平方公里。扎龙野生丹顶鹤有300余只,数量占全球野生丹顶鹤的1/10。扎龙人工繁育丹顶鹤数量已达600余只,是世界最大的人工丹顶鹤繁育基地。 目前,扎龙正在积极推进松嫩鹤乡国家公园建设,习近平主席的致辞让干部职工们备受鼓舞、倍加振奋。大家表示,将把学习贯彻习近平主席关于湿地保护重要讲话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紧密结合起来,结合扎龙保护区工作实际,落实好全国湿地保护规划和湿地保护重大工程,加大野生动植物监测力度,科学实施人工补水,推进芦苇征租、智能执法监控平台等建设项目,进一步壮大野生丹顶鹤种群,全面加强扎龙湿地保护与修复,全力做好松嫩鹤乡国家公园创建工作。
广东现有红树林面积1.06万公顷,是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省份。全省以红树林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各类自然保护地(区)数量位居全国第一,基本形成了以国家级和省级为龙头、市县级为基础的红树林自然保护地体系。“十三五”期间,深圳启动和持续开展了12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修复面积达43.33公顷。
广东现有红树林面积1.06万公顷,是全国红树林面积最大的省份。(袁伟强 摄)
深圳大学生命与海洋学院副教授黎双飞表示,在深圳建国际红树林中心是站在全域生态系统的角度,尤其是针对其承载重要生态功能如候鸟迁徙、水质净化等特性,更科学更合理布局我国近岸海域的生态斑块,将为切实落实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样板工程。深圳和香港米埔湿地唇齿相依,国际红树林中心可以发挥粤港澳大湾区滨海湿地及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从科研到应用的示范与引领作用,共同推进红树林和湿地保护修复。 深圳市学生文联秘书长谢晨也表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不仅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科技创新奇迹、文化发展奇迹,也创造了生态文明奇迹。特别是这么多年来,红树林成为了万千观鸟爱好者和植物研究者的乐园、作家诗人们的灵感迸发之所,也是深圳学校对孩子们进行生态教育的天然课堂,国际红树林中心将成为深圳生态文明先行示范的又一个新标杆。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