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国家公园设立两周年建设纪实

   走进三江之源,一幅美丽、安澜、魅力、惠民、开放、和谐的画卷铺展开来。三江源国家公园设立两年多来,深入推动体制机制等方面改革,实现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探索出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

图片

三江源国家公园—长江源格拉丹东

   规范管理机制,把握国家公园建设方向。国家林草局与省区政府建立局省联席会议机制,推动管理机构设置、总体规划编制、勘界立标等重点工作。落实统一政策、统一规划、分别管理、分别负责的“两统两分”工作机制。国家林草局加强组织领导,指导青海省与西藏自治区编制上报管理机构设置建议方案,推动建立地方政府与国家部委双重领导的国家公园管理体制,确保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制定印发《三江源国家公园保护管理工作任务清单》,明确7个方面28项具体任务。

   强化制度建设,巩固国家公园“四梁八柱”。编制完成《三江源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3—2030年)》,已获国家林草局正式批准。启动《三江源国家公园条例(试行)》评估工作,修改完善项目管理办法、生态管护公益岗位管理办法,建立多渠道野生动物冲突意外伤害补偿机制,用制度保障建设有序推进。青海省依托原森林公安队伍创新组建国家公园警察总队。国家公园管理部门与公安、林草部门建立生态环境资源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有效衔接工作机制,自上而下加强部门间信息沟通和协同配合,以司法护佑自然生态之美。

   注重系统治理,打造山水林田湖草沙冰治理示范样板。以国土“三调”为基础,全面查清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林地、草地、湿地等自然资源权属、分布、面积等状况,并建立数据库。启动实施三江源国家公园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机制试点,进一步划清所有者职责边界。加快实施黑土滩(坡)治理、退化草原改良、人类活动遗迹修复等生态工程,野生动物种群数量持续增加。打造智慧生态监测系统,构建生态大数据云平台和生态智慧平台,破解高寒高海拔监测通信盲区难题,实现格拉丹东地区实时监测信号回传,有效提升国家公园智慧化治理水平。

   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共赢。调整优化“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公益岗位设置,落实生态管护员补助。以生态畜牧业股份制改造为抓手,促进草原传统畜牧业向规模化养殖、集约化经营方式转变。实施第三轮草原奖补政策,制定出台野生动物与家畜争食草场损失补偿试点等办法。依法优化特许经营项目目录,科学合理测算24个生态体验项目生态访客容量,让牧民从昔日的草原利用者转变为生态守护者和红利共享者。

大熊猫国家公园:
全力打造大熊猫山水乐园

   打通了13个大熊猫局域种群生态廊道,连通不同种群栖息地……大熊猫国家公园设立两年多来,以开展大熊猫种群保护与栖息地生态修复为核心,深入推进国家公园建设,为大熊猫等生物物种打造宁静自然的山水乐园。

图片

大熊猫国家公园—大熊猫

   完善保障措施,助力国家公园高质量发展。四川、陕西、甘肃三省成立规划编制小组,共同编制完成《大熊猫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3—2030年)》,已获国家林草局正式批准;川陕甘三省共同商议,协同立法,分别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强大熊猫国家公园协同保护管理的决定》,建立联合巡护、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各片区结合实际,在生态保护与修复、野外巡护、确权登记等各方面制定出台相关制度与办法,为高质量开展大熊猫国家公园建设提供了保障与支撑。

加强科技支撑,助力科研合作深度融合。四川片区积极配合国家林草局整合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组建挂牌大熊猫国家保护研究中心;组建由两院院士、权威专家组成的保护专家库、文创专家委员会与文创联盟;联结文创院校和企业30余家,深化与中国科学院等40余家科研单位、企业和非政府公益组织合作,实施各类科研项目340余个。荥经区域“守护熊猫回家”——大相岭大熊猫野生放归教育实践案例荣获2023全球世界遗产教育创新案例奖。陕西片区与陕西动物研究所、西北大学签订科技战略合作协议,联合开展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工作。甘肃片区与上海大学签订国家公园建设战略合作协议;成立科技创新联盟,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探索共建机制,促进生态保护与当地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四川片区制定出台《大熊猫国家公园四川片区社区融合创新发展试点方案》,启动完善生态保护补偿、共建共管、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等四项试点;9个县(市、区)编制了大熊猫国家公园社区发展规划,基本建成大邑西岭镇、都江堰虹口乡、雅安荥经县龙苍沟等一批集生态体验、产业转型、综合发展等多业态融合发展的新型入口社区。陕西片区构建大熊猫国家公园管理机构、当地政府和相关利益方协调管理机制,修订印发《陕西省国家公园原生态产品认定办法》,有效引导国家公园及其周边地区发展绿色生态产业,促进社区群众增收、民生改善,提高了社区群众支持保护、参与保护的意识。甘肃片区建立局、站、村三级社区共管委员会社区共管机制,与园区内69个行政村签订保护协议,李子坝村集体林管理协议保护项目入选“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
改善生态助力虎豹归山

   重峦叠嶂,白雪皑皑,一只雌性东北豹带着三只幼豹悠闲漫步在丛林之中。近日,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内罕见拍摄到东北豹“四口之家”的影像,展现出国家公园建设取得的良好成效。东北虎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两年多来,从运行机制、生态保护、绿色惠民等方面全面发力,成功构建了园区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发展模式。

图片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地下森林

   建立央地共建、中央直管的管理体制。组建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管理局,实行国家林草局与吉林、黑龙江两省政府双重领导,以国家林草局为主的管理体制,园区内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由中央政府直接行使,设立了“管理局—管理分局”两级管理机构,明确了管理机构和属地政府的各自职责。整合19个原有的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实现“一个公园一套机构”。

   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体系。采用全新“互联网+生态”的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模式,建设了覆盖近万平方公里的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体系,与各分局上下联动,实现对野生东北虎豹及其栖息地实时监测。目前已获取4000余次东北虎和东北豹、100多万次梅花鹿等野生动物活动影像以及自然资源监测数据,实现了“看得见虎豹、管得住人”目标。同时,与国家林草局生态网络感知系统实现互联互通,为建设智慧国家公园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

   提升生态保护成效。常态化开展“清山清套、打击乱捕滥猎、非法种植养殖”专项行动,严格开展入山管控,全面降低人为活动干扰,恢复破碎化栖息地。实施有蹄类野生动物冬季补饲,科学开展产气荚膜梭菌等疫源疫病防控。森林蓄积量由2.12亿立方米增加到2.23亿立方米,梅花鹿、棕熊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有效恢复,野生东北虎、东北豹种群数量稳定增长,东北虎增长到50只以上,东北豹增长到60只以上,达到了生态改善、虎豹归山的效果。

   推动保护与民生协调发展。为破解生态保护与民生改善矛盾难题,全力推行生态管护“一户一岗”政策。选聘周边村屯居民或林场职工家属为生态管护员,稳定当地居民生产生活,目前已有生态管护员9906名,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真正把当地居民变为国家公园建设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打开跨境保护合作新局面。落实中俄两国元首会晤共识,与俄罗斯豹之乡国家公园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制订联合行动计划,开展合作互访,共享科研监测数据,探讨跨境保护合作事宜,每年联合开展巡护员竞技赛和“全球老虎日”宣传活动等。打通野生动物跨境迁徙通道,有助于虎豹等野生种群自由跨境迁徙、繁衍和扩散。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
创新机制 焕发雨林活力

   全国首开先河完成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连续3年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创新土地产权相互置换模式……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自设立以来,海南省委、省政府将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建设确定为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12个先导性项目之一和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的六大标志性工程之首,开展了一系列开创性、长远性工作,推动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高质量建设。

图片

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五指山

   全国首个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记。2023年3月17日,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自然资源确权登记成果发布,总面积4268.54平方公里,这表明自然资源将得到更加有效的监管,所有者权益行使得到更加有力的保障。

   开展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已连续3年开展GEP核算,成为首个完成GEP核算的国家公园,摸清了国家公园的生态家底,将横向补偿金额与GEP核算价值量挂钩,助推上下游市县实现按效付费、按效补贴。国家公园所涉及的白沙县还开发了全省首个“GEP贷”,以生态价值核算结果进行贷款,创新了“两山”转换模式和实现路径。

   探索园区内外土地等值置换。将核心保护区内的集体土地与国家公园外国有土地进行等价置换,解决生态搬迁难点问题。新村选址距离县城较近、交通便利、公共服务覆盖到位,村民搬迁后离乡不失地,通过拓展橡胶、绿茶、食用菌、庭院经济和生态旅游等多元化产业,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初步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生态搬迁目标。

   建立生态流域横向补偿机制。均衡上下游发展权益,实行“上游护水,下游补偿”的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创新国家公园全域保护方式,明确界定国家公园内外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权利义务,充分调动流域上下游市县生态保护积极性,实现成本共担、效益共享、合作共治的生态保护治理局面。

   成立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组建面向全球开放的海南国家公园研究院,建立起汇集300多名国内外生物学、生态学等多学科、多层次的全球智库,为国家公园建设和海南长臂猿等珍稀动植物保护研究提供智力科技支撑。

   国家公园建设有效提升了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区域内旗舰物种海南长臂猿种群数量恢复至6群37只,新发现中华睑虎、尖峰水玉杯等物种数量超54种,中华穿山甲、圆鼻巨蜥等珍稀濒危野生动物重现雨林……

武夷山国家公园:
守护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

   “三三秀水清如玉,六六奇峰翠插天。”初冬时节,武夷山依然苍翠欲滴,云海排空,尽显“奇秀甲东南”之美。武夷山国家公园正式设立以来,锚定“文化与自然遗产世代传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这一建设目标,突出自然和人文兼备、保护和发展兼容、全民和集体兼顾、科研和游憩兼具的发展思路,持续推进武夷山国家公园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图片

武夷山国家公园—大竹岚

   加强制度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升。扎实开展国家公园管理制度体系建设,不断推进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修订《武夷山国家公园条例(草案)》,有效提供法制保障。编制完成《武夷山国家公园总体规划(2023—2030)》,并获得国家林草局批复。组织协调地方政府、自然资源部门完成勘界定标,基本完成自然资源确权登簿工作,实现了国家公园保护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精细化。

   坚持依法治园,保护成效显著提升。福建、江西两省协同推进,建立联合保护委员会,一体化推进保护管理,探索跨行政区管理的有效途径。福建片区构建起“一规范四联动”生态执法大体系,进一步规范生态执法行为,推行行政执法公示、执法全过程记录和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三项制度”;建立“武夷山国家公园110”生态保护联动机制、检察监督协作机制、巡回审判联开机制、综治中心联盟议事协调机制,推进资源环境公益诉讼及刑事案件办事进程,及时协调解决疑难问题和矛盾纠纷。江西片区挂牌成立铅山县人民检察院驻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检察室、巡回审判点和生态修复司法实践基地,有效促进了片区内依法行政和司法公正。

   强化互促共赢,协调发展显著提升。福建片区以社区群众为中心,通过开展绿色产业引导、推进环带建设、前置审核服务、环境整治提升等工作,建立“一中心四服务”协调发展机制,缓解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的矛盾。通过打造生态茶产业、生态旅游业、富民竹业,促进生态保护与社区经济协调发展。支持所在地政府划定环国家公园保护发展带,适度发展文旅、康养、度假等环境友好的绿色产业,促进绿化产业一体化发展。持续开展毛竹林地役权管理、重点区位商品林赎买,落实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破解了生态保护与社区发展、林农增收的矛盾。

   开展科普宣传,社会效益显著提升。福建片区着力打造1+N科普宣教品牌,依托国家林草科普基地、国家青少年自然教育绿色营地,打造生态科考、科普进校园、自然教育等品牌;连续举办“关注森林·探秘武夷”活动,开设《走进武夷山国家公园》高校精品选修课,持续在南平、福州等地中小学开展“捐一本书、上一堂课”科普进校园活动。江西片区举办了“闻香识茶,探秘武夷”直播、《江西有座武夷山》大型融媒体等直播活动,向公众全方位展示武夷山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举办的“万物共生 踏寻武夷”中国著名作家江西武夷山采风行活动,邀请了8位国内知名作家深入武夷山进行实地考察、深度采访、撰写文章,进一步提升宣传效果。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