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优化林业治理 做好绿色文章

“过去,我们出门做防火工作,只有一把铁锨、一个喇叭。现在,我们不仅有了防护鞋、安全帽、对讲机,林业站还有各种灭火器。”3月6日,旬邑县太村镇南宫村护林员王小平告诉记者,“人力到不了的地方,镇上还提供无人机辅助巡护,我们护林的安全性和效率大大提升了!”


近年来,我省以全面实施林长制为契机,加快推进基层林业标准化建设,进一步提升林场、林业站综合服务能力,努力打通林业工作“最后一公里”,助力林业高质量发展。

图片


标准化建设提速


“标准化试点工作既没有经验可循,又没有样板可学,是一个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的工作。”在全省标准化基层林场创建推进会上,太白县林业局负责人李瑞群说,随着试点工作的纵深推进,不少问题和矛盾暴露出来。面对种种问题,太白县林业局用合理的岗位设置、健全的规章制度,实现用制度管人管事,解决了“懒散浮拖”现象。高强度的学习、训练让职工实现一专多能,消除本领恐慌。视频监控、智慧组网、监测平台建设,实现智慧巡山、智慧管林新模式,解决了“低覆盖、跑断腿”问题。

“现在,基层林业工作者工作积极主动,钻研业务蔚然成风。职工真正感受到林业人的归属感、光荣感和使命感!”李瑞群告诉记者,林业标准化建设以来,太白县林业局下属的黄柏塬林场搭建智慧协同办公自动化系统与视频会议系统,新增红外相机653台,新建16处监控点、8个中继站,及时排除化解大熊猫、金丝猴等珍稀动物安全隐患10余起,有效提升了巡护管护水平。


智慧管林增效


“在大家的传统印象里,基层林业工作者工作环境艰苦、工作手段传统。”旬邑县林业工作站站长任科告诉记者,标准化林场建设大大改变了这一刻板印象。现在,他们不仅工作环境好、效率高,还有科技“加持”。

“以前,我们一个工作地只有2名负责人。以马栏林场为例,全镇6万亩林子、63名生态护林员和39名天保护林员都归这2人管理,办公室连台电脑都没有,工作条件艰苦、效率低,基层有什么突发事件很难兼顾到。”任科说,“现在好了,人员增加了,设备也更新添置了,大家的工作效率、办事热情大大提高。”

任科告诉记者,如今,很多护林员解决不了的问题、纠纷都由地方林场负责。1月初,有两名村民因为生态补偿金起了纠纷,举报到马栏林场。林场马上派人,当天就把问题解决了,获得村民的好评。

为了更好地发挥新设备的作用,最近,旬邑县林业局全面培训基层林业员工熟练掌握手持终端APP与无人机等现代巡林护林设备,扩大管护的广度,提高应急响应速度,极大节省人力物力。目前,该局已建立起集瞭望塔、视频监控、无人机巡航和地面巡护等相结合的“天空地人”全天候立体监测网,探索“智慧巡山、智慧管林”新路径。


发展动能充足


基层林场是实施生态修复和建设的重要力量,是维护秦岭生态安全的重要基础。但林区用房、防火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陈旧,部分管护站冬季水电供应困难,医疗保障措施不健全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基层林业人员。

省森林资源管理局党委书记朱建军告诉记者,近年来,我省实施基层林场标准化建设,对原有的109个管护站进行优化,将部分交通不便、水电设施不全、通信不畅、生活环境恶劣的管护站优化整合,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3.02亿元,分阶段实施林场管护站点改造提升项目47个、“十线百站”建设项目7个、欠发达林场改造提升项目13个,基层林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有了大幅度的提升。

近年来,通过智能巡护监测体系、科研宣教、信息化建设等项目的实施带动,基层林场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上了档次”,林场、管护站建设进一步规范,发展基础更加扎实,发展动能更加充足,在打通林业工作“最后一公里”、推进国有林场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稳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