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禁:洋蜂进境
我国现有蜜蜂养殖800多万箱,90%左右是洋蜂,主要是意大利蜂、卡尼阿兰蜂、东北黑蜂、欧洲黑蜂等四种西方蜜蜂,其中以意大利蜂养殖量最大。中蜂养殖量仅占10%。
洋蜂对中蜂的威胁:
一是对中蜂种群的破坏。
人工饲养的洋蜂繁殖力强,群势强大,其工蜂个体体型大,相较中蜂,具有超强的战斗力。而中蜂繁殖力较弱,维持群势较小,体型较小,和洋蜂相比存在天然劣势。洋蜂进入中蜂领地后,在早期由于还存在对蜜源环境的熟悉,在寻找蜜源过程中,会出现盗抢现象,极易引起中蜂应激病,造成中蜂飞逃。蜜源盛期尚能有短暂的和平共处。一旦外界蜜源稍显枯竭,洋蜂就会发动对中蜂的攻击。由于洋蜂的振翅频率和中蜂的雄蜂振翅频率相似,而中蜂的雄蜂可以自由出入不同的中蜂蜂群,这就给了洋蜂可乘之机。它们伪装雄蜂,骗过兵蜂,轻而易举地进入中蜂蜂群,杀死中蜂蜂王,盗窃蜂蜜,回巢后再招引大批同伴前来盗抢。等中蜂发现势头不对,已经为时已晚。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中蜂的防线土崩瓦解,在短短两三天内蜂群跨群灭亡。
二是对中蜂栖息地的破坏。
中蜂耐低温、出勤早、采集力强、采蜜期长、善于搜集零星蜜源,对早春开花植物的传花授粉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西方蜜蜂的工蜂耐寒性差、嗅觉灵敏度较低,不易发现分散、零星开花的低灌木和草本植物,与中国很多树种不相配,因此不能给这些植物授粉。当主要蜜源结束后,由于无法像中蜂一样依靠零星、分散的蜜源留在当地繁殖,需要追逐花蜜转地放养生存,这些特性使它在秦岭林区根本无法自主生存,替代不了中蜂的生态作用。中蜂被西方蜜蜂取代导致当地植物授粉总量降低,使多种植物授粉受到影响,一些种类的种群数量逐渐减少直至最终绝灭,结果导致森林中植物多样性减少,进而影响到整个林区生态系统。
三是引起中蜂疾病的发生和传播蔓延。
洋蜂引起的中蜂疾病,一是引起中蜂的应激病。在洋蜂和中蜂共生区,由于不断受到洋蜂的侵扰,中蜂蜂群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出现巢温升高、蜂群烦躁、晾子烂子等应激症状,导致蜂群无法正常繁育生存,直至弃巢飞逃。二是带来各种传染性疾病。蜜蜂的社会性决定了个体、群体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洋蜂和中蜂共生区域,它们之间的直接接触与间接接触普遍存在。它们蜜源、水源共用,甚至同一朵花,同一滴水,都可能被共同采撷。中蜂在获得了采集物的同时也会沾染上其他包括病原生物在内的物质。蜜蜂是带翅膀的“媒人”,其媒介效率极高,因此传染性蜂病的传播速度极快,蔓延范围极广。洋蜂带来的传染病以中蜂囊状幼虫病(烂子病)危害最为严重。2008年中蜂囊状幼虫病在太白林区传播肆虐,仅苏家沟林场就有80%以上中蜂染病,飞逃和死亡达七成以上,个别职工蜂群全军覆没,损失惨重。2010年,太白林业局建立中蜂保护区,划定保护区域,禁止洋蜂到林区职工养殖中蜂地区放养,烂子病危害才逐渐得以缓解。但由于县城周边及浅山区的洋蜂养殖一直存在,烂子病威胁仍未解除,2107年又一次引起林区疫病爆发,蜂群虽然保住,但产量不及丰年三成。
自1896西方蜜蜂引进和大量的繁育以来,中华蜜蜂受到了严重威胁,分布区域缩小了75%以上,种群数量减少80%以上。黄河以北地区,只在一些山区保留少量中华蜜蜂,如秦岭山区、长白山区、太行山区、燕山山区、吕梁山区、祁连山区等,并处于濒危状态。新疆、大兴安岭和长江流域的平原地区中华蜜蜂已灭绝,半山区处于濒危状态。中华蜜蜂一旦完全灭绝,会影响整个与之有关的植物共生生态系统的剧烈变化。
洋蜂带来的危害,损失惨重,教训深刻,但还是一直未得到有关单位的真正重视。建议从省级层面,成立中蜂保护区,保护中蜂的遗传多样,给土生土长的中蜂划出一片“世袭”的领地,一个自由发展的“独立王国”,一片不受外界干扰的“净土”。保护所在环境中的中蜂个体和群体,保持中蜂生物的多样性和林区植物传花授粉的需要,并保护中蜂原生态环境条件下的生存能力和种内遗传变异度,促进秦岭中华蜜蜂的种群繁育,为扩大其生存空间提供保障,确保中华蜜蜂生态安全。
保护大秦岭,从保护中华蜜蜂开始。